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轻柔洒落,窗帘自动缓缓拉开,灯光随之柔和亮起;出门上班,只需一键,全屋灯光瞬间关闭;下班路上,空调已提前启动,将室内温度调节至最舒适的状态……
如今,全屋智能正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,可不少装修小白却不知从何下手。别担心,这份超详细的指南为你答疑解惑。
一、前期规划
前期规划堪称智能家居成功的基石,它直接关乎系统的扩展性与用户体验。
①明确需求与预算
深入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与偏好,确定哪些区域需要智能改造、希望实现哪些功能。参考今上智家的三种方案:基础版、舒适版以及尊享版。
基础版:预算5000+,可以实现通过手机、语音、面板、智能开关对常规灯具进行通断控制,满足基本的智能需求;
展开剩余88%舒适版:预算8000+,基于基础版的功能,增添两大空间的调光调色功能,还能实现无感关灯,提升生活的便捷性与舒适度;
尊享版:预算13000+,基于舒适版的功能,增加全屋灯光的调光调色、全屋无感交互功能,同时强化离家安防措施,全方位保障家庭安全与生活品质。
②选择智能生态平台
在选择时,充分考虑平台的开放性、稳定性以及对第三方设备的兼容性,确保后续能添加各种新设备。优先选择像米家、华为全屋智能这类生态链完善、性价比出众的平台。
③规划设计图纸
提供详尽准确的住宅平面图、装修设计图以及布线图等,便于施工准确定位,同时为后续升级预留空间。建议标注设备安装位置与线路走向,方便后期施工。
二、布线施工
布线是全屋智能的基础工程,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未来的扩展性。
①遵循电路布线规范
预留零线:每个开关盒预留零线,这是安装智能开关的必要条件。
窗帘盒插座:窗帘盒两端各预留一个五孔插座,防止电机位置偏差,确保电动窗帘能正常运行。
特殊区域:针对厨房、卫生间等潮湿环境,选用防水性能好的电线管材,并对接头处做好密封处理,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。
②科学规划网络布线
网线选择:优先选择六类及以上的网线,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宽带需求,保障日常网络使用的高速稳定。
弱电箱容量:弱电箱应该选择30*40cm及以上尺寸,方便容纳路由器、交换机等设备,便于后期维护。
未来升级:考虑到未来可能新增的设备,如智能摄像头、智能门锁等,适当多预留一些网络端口,避免后期因端口不足而重新布线。
③强弱电分离
强弱电并行铺设时,必须保持至少30cm间距,防止电磁干扰影响信号传输。
三、设备选型
智能设备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、兼容性和未来扩展性。
①核心控制设备
智能网关:选择支持多协议的网关,打破单一协议的限制,实现不同品牌、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互联互通。
智能音箱:优先考虑兼容性强的智能家居平台旗下的音箱产品,如小米的小爱同学,能无缝对接其他智能设备,通过语音指令就能轻松控制家里的电器。
②必备智能设备
智能开关:用于控制照明、遮阳、温控系统等,除了要预留零线外,还应该关注其负载能力和响应速度。
智能灯具: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调节亮度和色温,营造出温馨、浪漫等多种氛围。
电动窗帘:自动开合的设计能解放双手,但在选购时要注意电机的噪音大小,尽量选择静音款,以免影响日常休息。
智能安防:包括智能门锁、监控摄像头、门窗传感器等产品,保护家庭安全。建议选择安全性高、稳定性强的产品。
③环境与娱乐设备
环境调节设备:如智能香氛机、加湿器等,可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和个人喜好自动调节,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。
影音娱乐设备:家庭影K系统集K歌、观影、听音乐三大功能于一体,带来沉浸式的家庭娱乐体验。
四、网络配置
稳定可靠的网络是智能家居良好体验的前提保障。
①Mesh组网方案
通过多节点构建网状网络,支持无线/有线回程,自动切换最佳信号源,消除信号死角。复式或跃层结构建议分层增设节点,优先选择同品牌设备以提升协同效果。
②AC+AP组网方案
适合水电改造阶段的家庭,预埋网线隐藏AP面板于天花板或墙面,由AC控制器统一管理,美观且覆盖均匀。需提前规划弱电箱位置,使用六类及以上网线。
五、场景联动
设备安装完毕后,通过巧妙的场景联动设置,才能真正发挥智能家居的优势,实现个性化的智能生活。
①基础场景模式
设置回家模式、离家模式、观影模式以及睡眠模式等日常使用较多的场景。
②自动化设置
人体无感交互:借助人体传感器,无需动手操作,自动检测人来人走的活动情况。
环境自适应调节:结合温湿度传感器、光照传感器等,自动调节室内环境。
全屋智能不是为了炫技,而是为了更舒适、更便捷的生活。希望这份指南能帮你轻松入手,打造出一个真正懂你的家。
发布于:浙江省粤有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